科隆自由区业务以转口贸易为主,允许企业从事各种商品、制成品、原材料、容器的运入、储存、展出、开包、制造、包装、分装、装配、精制、净化、混合、改型、调配等业务。自由区为外国公司从事进出口和其他业务提供了诸多方便,还建有数十座仓库可供外商租用。
一、管理机构
科隆自由贸易区的领导权和管理权,属于根据国家法令产生的董事会。董事会由工商部长、经济财政部长、总统府部长以及董事会的执行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组成。董事会下的执行委员会,由自由贸易区管理委员会总经理和五名巴拿马公民组成。自由区管委会是巴拿马政府辖下的一个自治机构,负责管理和组织本国和外国企业从事进口、展销、制造、装配和转口业务,向办公机构出租和修建住房、厂房、出租地皮、批准外国人在区内经商等,保证进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自由区管委会总经理由总统任命,现任总经理为莱奥波尔多·贝内德蒂(2009年至今)。
二、区内公司
2011年底,科隆自由区注册公司数量达3065家,其中2223家为常设公司,842家为代表处。目前,科隆自由区内有26家银行营业,包括汇丰银行、花旗银行、加拿大丰业银行、台湾兆丰银行、巴拿马环球银行、国民银行、五星银行等。中国银行预计于2013年在自由区正式开设支行。
三、就业人员
2011年底,科隆自由区就业人员达30669人。近年来,该地区的就业人数不断攀升,一部分是由于新公司进驻带动房地产发展而雇用的建筑工人,但更重要的是日益繁荣的贸易活动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四、到访人员
2012年,到访科隆自由区的商人、游客及投资者总数达到14.4万人次,较2011年增加241人次。其中来源最多的国家为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厄瓜多尔和哥斯达黎加。统计显示,约75%的到访人员乘飞机抵达科隆自由区。
五、贸易状况
科隆自由区以转口贸易为主,经营状况与周边国家需求息息相关,而受巴拿马本身经济形势变化影响不大。由于周边多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收入水平不高,所以自由贸易区转口主要是中、低价位产品,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转口贸易主要掌握在犹太裔、印度裔及阿拉伯商人手中,特点是进价低、订单量大。科隆自由贸易区主要供货来源为:中国大陆(37.2%,按价值计算,2012年4月-9月数据,下同)、新加坡(22.0%)、美国(8.1%)、中国香港(4.7%)、墨西哥(3.8%);主要出口市场为波多黎各(21.5%)、委内瑞拉(19.8%)、哥伦比亚(11.4%)、巴拿马(8.1%)、哥斯达黎加(3.9%)等。目前,中国是科隆自由区第一大货物来源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科隆自由区主要进口商品为药品类(29.3%)、服装鞋袜(5.2%)、电子产品(2.2%)、香水和洗护用品(2.1%)等;主要转(出)口商品为药品(32.4%)、服装鞋袜(4.0%)、香水和洗护用品(3.5%)、电子产品(1.9%)等。
尽管2008年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剧烈冲击,但科隆自由区贸易额仍保持了持续增长势头。2008年至2011年进出口贸易额分别达到186.6亿美元、191.8亿美元、216.2亿美元、291.3亿美元,年增长率分别达15.5%、2.8%、12.7%、34.7%。2012年,科隆自由区贸易额为286.2亿美元,其中进口额140.3亿美元,转口额145.9亿美元(巴拿马国家统计局数据)。
六、中国企业在科隆自由区发展情况
中国(大陆)企业很早便进入科隆自由区开展贸易活动。上世纪70年代,中国大陆在全球设立五大贸易中心,其中的拉美中心即设在巴拿马科隆自由区。上世纪80年代,随着拉美中心进行转轨改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意识到科隆自由区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门户作用,相继到此设立公司或办事机构。特别是近年来,欧美等市场日渐饱和,拉美经济方兴未艾,中国公司对来科隆发展业务热情高涨。2006-2012年,中国大陆对巴出口年均增长25%以上,2012年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53亿美元,其中95%以上为出口至科隆自由区、并通过自由区转口到附近国家。伴随两国贸易的迅速增长,在科隆自由区的中国企业数量也从2006年的40余家增长到2012年的70余家。自由区中国企业主要来自浙江、山东、江苏、广东等地,主要经营轻工、纺织、五金、机械等商品。2010年,自由区中国商人组织成立了巴拿马科隆自由区中国贸易商会,以加强中国企业间的交流、自律及合作,共同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